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成立于2000年,是安徽省特色专业、安徽省“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专业、安徽省特色高水平专业、安徽省服务十大新兴产业特色专业、安徽省智慧制造现代产业学院专业。
专业现有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拥有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创新团队2支,省级专业带头人1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省级教坛新秀2人。省级产业教授1人。专任专业教师中,高级职称比例30%以上;校外兼职教师素质优良,高级职称比例30%以上。“双师型”教师占比超过80%。
专业坚持教育教学改革,目前建设有省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4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4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省级示范课2门,省级线上优秀课程3门,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省教育厅教育教学研究项目20余项;省教育厅自然科学重点项目10余项。获得安徽省教学成果奖3项。
电气与自动化学院注重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学生综合竞争力较强,每届毕业生均供不应求,一次就业率均在98%以上。近30年来,培养万余名毕业生,涌现出一批企业技术骨干、企业中高层管理者、创业典型,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力。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技能文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数字素养、职业道德、创新意识,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具备职业综合素质和行动能力,面向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和器材制造业等行业的电气工程技术人员、自动控制工程技术人员等职业,能够从事电气系统的安装与调试、电气及自动化设备的调试与运维、小型控制系统的设计与改造、供配电系统的调试与运维等工作的高技能人才。
就业方向:
电气系统的安装与调试、电气及自动化设备的调试与运维、小型控制系统的设计与改造、供配电系统的调试与运维
职业类证书:
可编程控制器系统应用编程、运动控制系统开发与应用、变配电运维等
核心课程:
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PLC应用技术、自动控制系统、工业网络与组态技术、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可编程控制器系统应用编程、变频器与触摸屏技术、电气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
实训条件:
专业配套的实验、实训、实习设备已较为完备。拥有与本专业相关的各类现代化的专业技能实验实训室10余个,实验开出率90%以上。各类仪器设备总价值1000余万元,有泰尔控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山鹰纸业股份有限公司、信义光伏产业(芜湖)控股有限公司、安徽海思达机器人有限公司等校外实训基地10余家,为本专业的实践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和支撑。其中有多个实训室配有相关模拟仿真软件,可完成相应的虚拟实验和仿真加工。为在校学生的技能培养提供了有力的保证,能够满足在校生电工、钳工、车工、焊工、电子装配工、制图员等中、高级工及预备技师的培养需求,同时可为以上工种的职业技能培训鉴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