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业设置 > 高职 > 正文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

【 发布日期:2025-06-01 】

一、专业概况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经过了三十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安徽省特色专业、安徽省骨干专业和安徽省特色高水平专业,在多年的专业建设中,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在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构建、实践教学改革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人才培养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且已被省教育厅审批为安徽省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专业。

1.培养目标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马鞍山及周边地区经济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掌握与本专业相关的基本知识和专业技术技能,面向现代智能制造领域,能够从事机电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线安装、调试、维护、维修、加工、销售、小型控制系统的设计与改造、技术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2.职业面向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毕业生面向马鞍山及周边地区相应的企事业

单位,主要从事机电设备的操作、维护与管理工作;也可从事机电产品零部件的加工编程、测绘检验、PLC程序设计、机电产品的营销及售后服务、企业生产与质量管理等工作;还可从事机电设备及自动化生产线的安装、调试、维修与技术改造等工作。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就业岗位见表1所示。

表1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主要就业岗位表

序号

就业面向性质

就业岗位

职业面

职业资格证书/技能证书

1

初次就业岗位

设备维修技术员

企业的设备检维修部门

可编程控制器系统应用编程;

电工高级;

钳工高级;

制图员高级;

要求学生毕业前必须取得一种证书,并鼓励学生取得其它证书。

2

拓展就业岗位

设备安装与调试工

机电设备和控制系统设计、施工、调试、运行、管理与维护工作的设备制造工程公司

3

设备及自动化生产线的检测、管理员

计量、检验工作的企业计量、质检等管理部门

4

设备销售工程师

机电设备制造、销售、技术支持等工作的机电设备销售公司

5

晋升岗位

机电一体化设备生产管理员、机电一体化设备技改技术员

机电装备制造业技术部门

二、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如表2所示:

表2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

工作任务

职业技能要求

对应课程

机电设备操作

1. 对图纸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绘制;

2. 熟悉一种普通机加设备(车床或铣床)的操作,达到中级工及以上水平;

3. 掌握数控车床或数控铣床的操作;

4. 能对常用零件进行数控编程;

5. 熟练使用各种常见检测仪器及设备;

6. 能够编制常用零件的加工工艺;

7. 产品质量的分析与控制;

8. 能进行加工设备的保养;

9. 变频器与触摸屏的基本操作。

机械制图与CAD;

机械设计基础;

机械制造技术;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数控技术及应用;

金工实训。

生产技术服务

1. 具有CAD/CAM的应用能力;

2. 能识读自动控制系统原理图、流程图、元件清单、互连图、施工图等工程图纸;

3.能熟练使用有关机电手册;

4.掌握自动化系统工业通讯网络及人机界面技术。

5.能对自动控制系统工程进行分析、局部改造的设计、安装、调试。

6.能编制典型零件的工艺规程;

7.掌握自动化系统可编程控制系统和技术;

8.具备简单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制能力;

9.具有常用零件的设计能力;

10.液压、气动系统的安装、调式以及常见故障的分析与排除方法;

11.具备承担自动化生产线的编程、安装与调试能力;

12.能根据用电设备的性质和容量,正确选用常规电器元件及导线规格,合理布线,减小设备间的相互干扰。

机械制图与CAD;

数控技术及应用;

机械制造技术;

机械设计基础;

电工技术;

电子技术;

Pro/E;

液压与气压传动;

综合工控实训;

工业网络与组态技术;

可编程控制器系统应用编程;

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

PLC应用技术;

电机与电气控制;

顶岗实习;

机电设备的维修与管理

1. 正确地使用钳工常用工具、量具;

2. 能够对机电设备进行正常的维护与保养;

3. 能够对机械设备进行安装与调试;

4. 能够对机电设备进行故障诊断与维修;

5. 能够对机电设备进行管理。

金工轮训;

液压与气压传动;

PLC应用技术;

机械设备装调与检测技术

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

机械制造技术;

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

顶岗实习。

三、专业核心课程

本专业开设的核心课程主要有: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PLC应用技术、工业网络与组态技术、可编程控制器系统应用编程、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等。

、专业教学团队

目前,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拥有专职教师17人和兼职教师6人,是一支由教授、副教授、高工、高级技师、技师、讲师、工程师、助教等组成的经验丰富的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教授2人、产业教授1人、副教授8人、高工3人、工程师2人、讲师4人、助教3人;硕士研究生16人;高级工以上教师15人,其中高级技师7人、技师6人,高级工2人。从事专职实验实训指导教师4人,他们都具有技师以上技能等级,师资力量完全能够胜任实践教学及各类培训、考证的需要。同时,拥有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省级教学名师2人。拥有省级教学团队2个。

另外,聘请泰尔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总监,教授级高工,集团科技、知识产权负责人雷海涛为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创业教授,在校本教材的编写、课程体系的构建、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对我们进行了积极的指导。

、实习实训条件

本专业实验实训仪器设备资产总值近2000余万元。拥有维修钳工实训(验)室、液压传动实训(验)室、电工实训室、单片机及仿真教学实训室、自动控制实训室、电力拖动实训室、电气自动化高级电工技能鉴定室、高级电工PLC实训室、高级电工电力拖动实训室、电子器件装接实训室 、电工四合一实验室、电机实验室、机床电气实训室、焊接实训(验)室、机器人拆装实训室,ABB工业机器人实训室、机械设备装调实训室、可编程控制器系统应用编程考证实训室等22个现代化的校内教学实训(验)室,为学生的技能培养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能够满足钳工、电工、焊工中、高级工以及可编程控制器系统应用编程的培养和考证需求。除满足校内教学、培训与服务方面的各种需求外,还可承接对外培训和考证任务。

在校外实训基地方面,先后与上海宝冶、马鞍山山鹰纸业、马鞍山华骐环保、芜湖精诚铜业、马鞍山泰尔重工等多家企业合作,建立了13个校外实训实习基地,为学生顶岗实习和就业提供了方便。

、教学改革与理念

教学中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办学理念,紧紧围绕工学结合的目标,推进“课证岗融合”的教学模式改革,通过构建网上自主学习平台,校内和校外实训实习基地等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和创新思维,确保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力争使人才培养质量达省内同类院校先进水平,具体措施如下:

1、更新教育理念,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观,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思维;

2、创新教学制度,实施学分制和选课制,将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中,并根据机电行业的发展适时优化课程体系;

3、大力推广现代教学方法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建立教学信息化管理系统,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

4、重点推进“课、证、岗融合”的教学模式改革,使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相符,适应行业发展和社会需求;

5、要求毕业生至少获得一种职业资格证书,鼓励学生获取“1+X”证书,提升就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