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概况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安徽省特色专业和安徽省骨干专业。近年来,该专业通过广泛的市场调研和实践,在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构建、实践教学改革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培养现代企业所需人才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且已被省教育厅审批为安徽省高水平高职专业建设点。
1.培养目标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掌握本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术技能,面向长三角地区,主要从事机电设备的操作、维护与管理工作;也可从事机电产品零部件的加工编程、测绘检验、PLC程序设计、机电产品的营销及售后服务、企业生产与质量管理等工作;还可从事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维修与技术改造等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2.职业面向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毕业生面向马鞍山及周边地区相应的企事业
单位,主要从事机电设备的操作、维护与管理工作;也可从事机电产品零部件的加工编程、测绘检验、PLC程序设计、机电产品的营销及售后服务、企业生产与质量管理等工作;还可从事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维修与技术改造等工作。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就业岗位见表1-1所示。
表1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主要就业岗位表
序号 | 就业面向性质 | 就业岗位 | 职业面向 | 职业资格证书/技能证书 |
1 | 初次就业岗位 | 设备维修技术员 | 企业的设备检维修部门 | (1)中级电工证 (2)中级钳工证 (3)中级车工证 (4)高级电工证 (5)其它各类与专业相关的证书 要求学生毕业前必须取得(1)~(3)证书中的任意一个,并鼓励学生取得其它证书。 |
2 | 拓展就业岗位 | 设备安装与调试工 | 机电设备和控制系统设计、施工、调试、运行、管理与维护工作的设备制造工程公司 |
3 | 设备检测、管理员 | 计量、检验工作的企业计量、质检等管理部门 |
4 | 设备销售工程师 | 机电设备制造、销售、技术支持等工作的机电设备销售公司 |
5 | 晋升岗位 | 机电一体化设备生产管理员、机电一体化设备技改技术员 | 机电装备制造业技术部门 |
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如表2所示:
表2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
工作任务 | 职业技能要求 | 对应课程 |
机电设备操作 | 1、能对图纸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绘制; 2、熟悉一种普通机加设备(车床或铣床)的操作,达到中级工及以上水平; 3、掌握数控车床或数控铣床的操作; 4、能对常用零件进行数控编程; 5、熟练使用各种常见检测仪器及设备; 6、能够编制常用零件的加工工艺; 7、产品质量的分析与控制; 8、能进行加工设备的保养; 9、变频器与触摸屏的基本操作。 | 1、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 2、机械设计基础; 3、机械制造技术; 4、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5、数控技术及应用; 6、变频器与触摸屏技术。 |
生产技术服务 | 1、具有电气与PLC控制系统分析能力; 2、能编制典型零件的工艺规程; 3、掌握新技术、新设备、新系统的能力; 4、能排除机电设备机械与电气一般故障; 5、能熟练使用有关机电手册; 6、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制能力; 7、可以对机电设备安装、检测和维护; 8、变频器与触摸屏的安装与调试。 | 1、电气控制与PLC; 2、机械制造技术; 3、机电一体化技术; 4、液压与气压传动; 5、数控技术及应用; 6、变频器与触摸屏技术; 7、可编程控制应用技术与项目训练。 |
机电设备的安装与调试 | 正确地使用钳工常用工具、量具; 机械设备的安装与调试; 机械设备维修; 传动机构的维修; 典型零部件的维修; 液压气动系统的维修; 中型设备的维护保养。 | 公差检测; 机械制造技术; 液压传动; 中级机修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 机械设备装调与检测技术; 机床电气控制及故障分析、处理和PLC设备维修维护 |
三、专业核心课程
本专业开设的核心课程主要有: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电气控制与PLC、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技术、数控技术、变频器与触摸屏技术、液压传动、Pro/Engineer、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机电一体化技术、机械设备装调与检测技术、可编程控制应用技术与项目训练、机床电气控制及故障分析、处理和PLC设备维修维护等。
四、教学团队
目前,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拥有专职教师17人和兼职教师5人,是一支由教授、副教授、高工、高级技师、技师、讲师、工程师、助教等组成的经验丰富的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教授2人、副教授6人、高工3人、工程师2人、讲师6人、助教3人;硕士研究生18人;高级工以上教师14人,其中高级技师6人、技师5人,高级工3人。从事专职实验实训指导教师4人,他们都具有技师以上技能等级,师资力量完全能够胜任实践教学及各类培训、考证的需要。同时,拥有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省级教学名师2人。
五、实习实训条件
本专业实验实训仪器设备资产总值近2000余万元。拥有维修钳工(基本功、铲、刮、研、测量、拆、装配、检测等)实训(验)室、液压传动实训(验)室、电工实训室、单片机及仿真教学实训室、自动控制实训室、电力拖动实训室、电气自动化高级电工技能鉴定室、高级电工PLC实训室、高级电工电力拖动实训室、电子器件装接实训室 、电工四合一实验室、电机实验室、机床电气实训室、焊接实训(验)室、机器人拆装实训室,ABB工业机器人实训室、机械设备装调实训室等22个现代化的校内教学实训(验)室,为学生的技能培养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能够满足钳工、电工、焊工中、高级工的培养和考证需求。除满足校内教学、培训与服务方面的各种需求外,还可承接对外培训任务。
在校外实训基地方面,先后与上海宝冶、马鞍山山鹰纸业、马鞍山华骐环保、芜湖精诚铜业、马鞍山泰尔重工等多家企业合作,建立了13个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同时与马鞍山泰尔重工、马鞍山山鹰纸业等企业合作分别成立了“泰尔重工班”、“山鹰纸业英才班”等订单培养班级,为企业量身定做人才。
六、教学改革与理念
教学中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办学理念,紧紧围绕工学结合的目标,推进“课证融合”的教学模式改革,通过构建网上自主学习平台,校内和校外实训实习基地等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和创新思维,确保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达省内同类院校先进水平,具体措施如下:
1、更新教育理念,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观,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思维;
2、创新教学制度,实施学分制和选课制,适应高职教育改革发展和课程改革的大趋势,与时俱进,根据机电行业的发展优化课程体系;
3、大力推广现代教学方法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建立教学信息化管理系统,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
4、重点推进“课证融合”的教学模式改革,使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相符,适应行业发展和社会需求;
5、要求毕业生至少获得一种职业资格证书,鼓励学生获取“1+X”证书,提升就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