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概况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在“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的内外大环境下,培养学生在智能制造领域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较强实践能力,掌握智能控制技术专业必需的专业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和专业技术应用能力。能够胜任智能制造设备和生产线的安装、编程调试、运行维护及小型智能控制系统集成的开发等;从事相关产品与控制系统的质检、品管、市场营销、售后服务及相关管理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2.职业面向
面向马鞍山市及皖江地区乃至长三角地区的智能装备制造、工业机器人集成及各类拥有自动化生产制造设备的领域产业,可从事智能控制设备和生产线的安装、编程调试、运行维护,亦可从事相关产品与系统的质量检测和销售客服及相关管理岗位工作。
二、就业岗位及要求
序号 | 岗位 | 工作任务 | 综合职业素质 |
1 | 智能制造设备的 设计 | 从事产品的软/硬件开发(如单片机、PLC、电气/机械设计等) | 1、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 2、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 3、交际沟通和领导能力; 4、团队精神与协作能力; 5、融入企业文化的能力; 6、自学能力和再学习能力等。 |
2 | 智能制造设备的 安装 | 小型智能化控制系统的安装及调试(如:自动化生产线、机器人集成、物联网产品等) |
3 | 智能制造设备的 运维 | 智能化设备电气维修、改造、运行管理 |
4 | 产品质量检测 | 智能家居、智慧城市、智能安防、轨道交通、空天装备等产品质量检测和验收 |
5 | 产品售后服务 | 有关的产品销售、技术咨询、售后服务 |
三、专业课程
电工基础、电子技术、C语言、机械制图与AutoCAD、电气设计CAD、电气控制与PLC、单片机与接口技术、液压与气动技术、传感器与检测技术、专业英语、机械设计基础、工控组态与触摸屏技术、机床线路故障与排查、自动控制原理、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电力电子与变频器技术、小型智能控制系统集成、无人机应用技术、现场总线与集散控制系统、ISO9000认证与工业企业管理、校内实习、顶岗实习或毕业设计等,基本素质课程和其它实践环节。
四、教学团队
本专业拥有一支专业和技能能力强的专兼职教师队伍。专职教师7名,全部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和学位,“双师”素质达100%,省级专业带头人1名,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坛新秀1人,院级骨干教师2名,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3人、讲师3人。同时,聘请了企业行业专家与技术能手、兄弟院校教师等作为本专业的兼职教师,承担了部分专业课程的教学、实践及实训任务。
五、教学和实习实训条件
与该专业配套的实验、实训、实习设备已较为完备。目前拥有1个省级实验实训示范中心《电工电子与自动化技术实验实训示范中心》,1个校级实验实训示范中心《机械与电气实验实训中心》,拥有与本专业相关的各类现代化的专业技能实验实训室10余个,实验开出率90%以上。各类仪器设备总价值1000余万元,有安徽泰尔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山鹰纸业股份有限公司、信义光伏产业(芜湖)控股有限公司、安徽海思达机器人有限公司等校外实训基地10余家,为本专业的实践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和支撑。其中有多个实训室配有相关模拟仿真软件,可完成相应的虚拟实验和仿真加工。
为在校学生的技能培养提供了有力的保证,能够满足在校生电工、钳工、车工、焊工、电子装配工、制图员等中、高级工及预备技师的培养需求,同时可为以上工种的职业技能培训鉴定点。
六、应取得的资格证书及等级
1.国家特种作业操作证-低压电工;
2.中级电工证;
3.中级工程电气设备安装调试工证;
4.中级可编程控制系统(PLC)设计师;
5.其余各种与专业相关的证书。
要求学生毕业前必须取得证书1和2~5中的任意一个,并鼓励学生取得2-4相应高级工技能等级证书。